未来手机七大用途
日常的手机除了满足人们相互之间“嗯、对、是、嗨”的对话外,还能干什么呢?
一是通信工具。多媒体通信将取代单一的语音通信,成为人类沟通的主要方式之一;短信将变成长信,不但内容长了,而且所包含的媒体格式也多了。
二是娱乐工具。在未来,手机将取代无线、有线广播、电视的原有接收终端或其主要的竞争对手,而成为人类接收广播、电视的基本介质。
三是计算工具。随着带宽问题的解决,以及芯片技术、语音识别、图像识别技术的发展,手机终将取代当今的计算机终端而成为今后计算机的终端。程序、数据通过网络进行下载运行,操作控制通过语音、触摸得以实现。
四是支付工具。交易的一方只需通过自己的手机将所需支付的金额发给交易的另一方,并得到第三方(一般是银行)认可,交易即告完成。手机卡将变成一个一卡多用、一卡通用的金融通信卡。使用手机作为支付工具在日本已经开始使用了
五是控制工具。今后智能家庭的门窗、温湿度调节等将通过手机变定时控制为随时控制。同样,农业生产、工业制造、武器发射等所有需要控制且能够控制的产品、过程,手机都将成为其理想的控制工具。
六是身份证明。利用手机做电子身份证,将会使那些没有身份证、伪造身份证、身份证重号的人在执法部门的网络中一目了然地显现出来。同时,利用手机的定位功能,任何人在任何地方都将是一清二楚的。
七是生活用品。现在闹钟、秒表、日历、便笺、计算器、录音机、万年历等都已成为手机的基本配置。今后,手机当手电、当暖手器也已不是什么稀罕的事物。手机充当温度计、湿度计、气压表、高度计,以及其他什么生活用品都将成为现实。
【记者手记】
平心而论,功能浪费的现象并非数码产品所独有,而是在几乎任何一种工业消费品都或多或少地存在。拿我们每个家庭的电器产品来说,使用最充分的应该是电视机,但是其中也有一些功能用的很少甚至根本无用,比如早年的“画中画”、外接功放端;老妈用的微波炉,有12小时内预置功能,找来说明书翻了半天,老妈也没弄明白这个“概念”的功能;家里的冰箱号称可以野外使用,可自从它搬进来就没再动过……
有资料显示,家电产品每增加一个功能,平均产品出错率就要上升65%,维修率也要上升50%以上,消费者要多支出15%以上——厂家的材料、技术成本和消费者的维修成本均大幅飙升。
手机功能多了是好事,但是消费者要合理分配自己的金钱,如果抱着买个手机就可以替代一切电子产品的想法,或许会很后悔的。手机的英文叫作mobil phone,本意是移动声音。当然,不能说功能就一定是多余的,市场的消费群体不同,目标也就不同。
或许没有谁好谁差一说,只有适合和不适合。
![](../images/20050801/052503.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