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人人网调查:暑期七成90后大学生选择社会实践,线上创业成新宠
2014-07-07 16:16  杭州网
据统计,2014年大学毕业生总量比去年新增28万,再破新高达到727万人。面对如此数字,90后在校大学生已经开始未雨绸缪了。根据人人网对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调查显示,7成学生在暑期选择参与社会实践,以此提高综合素质应对逐年增长的就业压力。

此外,调查还显示,相对80后对专业知识的重视,90后更为关注社会实践。调查中,五成左右的学生认为专业知识和社会实践同等重要,近3成的学生认为社会实践更为重要,而单纯认为专业知识重要的学生不到2成,所占比例最低。

随着高校不断地扩招,就业压力逐年增大,90大学生把培养自己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当成第一要务。

社会实践多元化,线上创业成新宠

不光局限在家教、兼职、实习、社团等传统的线下社会实践项目,90后大学生借助互联网手段,比如运营自己的公众平台、开网店等线上实践形式让社会实践变得多元化。据人人网调查统计,大学生主要的社会实践方式还是短期兼职,占比28%。此外,线上创业后发制人,上升到第二的位置,占比25%,排在其后的分别为家教、参加社团、企业实习及其他。

对此,人人网大学生用户研究中心认为:线上创业带来灵活自由的实践形式,让学生的个人兴趣在工作过程中得以延续,这符合90后大学生的兴趣择业观。同时,运营个人订阅号及网店的过程中,提升社会实践能力的同时为其他年轻人提供更多的实用信息,这使得90后的成就感倍增,自信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而线上创业带来的自主性,也体现出90后大学生更注重自我表达的情怀,这点在人人网刚刚结束的自媒体大赛上就有所体现。据人人网透露,不到2个月的时间,自媒体大赛的活动参与者就已达10万人左右,其中1万人的账号获得推荐,最终有1000人进入最后比拼。这里面,学生运营的订阅号就占到了6成,账号内容主要集中在学生对个人兴趣、人文社科、校园生活、个人成长等层面的解读与表达。

比如东北林业大学车辆工程专业的小仇,从小就对新闻和科普感兴趣,一直没有机会发挥余热,后来知道人人网开通了公众平台,毅然决定建立自己的订阅号“仇小鲜”,把有价值的内容分享给大家。小仇说:“刚建完公众平台的时候,没有任何人过来浏览。后来我发现大而杂不如小而专,于是干脆我就把内容定位成 人文社科中的科学类,靠新闻评论或转载一些好的文章来吸引大家眼球。”坚持了4个月,浏览量慢慢上来了,粉丝也呈几何级增长,目前账号已拥有2万多名粉丝。“看见有人订阅我账号的惊喜现在还记得”小仇兴奋地说到。

说到学业与运营订阅号之间的平衡时,小仇说“学业肯定是要兼顾的,公众平台的内容一般都在晚上做,有时会坚持到凌晨一二点钟,虽然辛苦,但是作为第一受众用户,获得的知识也比其他人多。”随着订阅号持续的运营,小仇已经掌握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做事方法,而且在同粉丝的沟通互动中,除了能更好把握受众的关注点之外,个人的沟通表达能力也得到了提升,小仇表示“运营公众平台的过程,除了丰富业余生活,还让我学到了很多课本之外的东西,如果有天我做不成工程师。那么兼职写写东西,做做新闻也可以生存。我下一步的目标是找一些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一起尝试做独家新闻。“

90后择业观更为现实

除了运营订阅号,还有一部分同学利用地缘优势开网店售卖物品,白天是学生的他们,课余或假期就成了店小二。实践的过程中,学生们懂得了认真的重要性,培养了自信,提高了人际沟通能力,有时还会对运营模式及产品定位有了进一步的思考。这些能力与素质,对学生日后的应聘有着很大的助力。无独有偶,调查问卷中针对90后的开放性问题——你觉得未来工作中,哪方面的能力比较重要?学生们的回答并不盲目,而是主要集中在社交沟通能力、学习创新能力、适应能力、动手能力、组织策划能力上,这与社会对毕业生的工作能力需求有着很大的重合度,而且这也是实际生活中,90后在积极培养的能力。不得不承认,普遍被社会认为“自我“的90后,有着超出众人预料的现实择业观。

来源:小熊在线    作者:    编辑:赖正河    
上一篇:打包爱的礼物,为爱出发下一篇:开车一族新福利 这个夏天再也不用担心加油了
 【相关阅读】

活 动

更多>>

2019年315专题:信用让消费更放心

近年来,微商、团购、社交电商为获得错位竞争优势,主打低端商品,主动迎合农村消费者对

2018天猫双11活动专题

2018天猫双11已成为双11活动举办以来第10个天猫双11活动。2017天猫淘宝双11

农村淘宝发布优质大米标准

11月1日上午,阿里巴巴农村淘宝在“天下粮仓·2018第二届淘乡甜新米节启动会”上宣布

曝光台

更多>>

科沃斯漏扫严重 松下清洁率最低

近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了20款扫地机器人比较试验结果,发现各款样机整体清洁性能差异较明显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建站服务 | 帮助信息 | 联系方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366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2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浙网文[2012]0867-091号 |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11041366号-1 |  浙公网安备:33010002000058号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浙江智仁律师事务所律师 马宏利
Copyright © 2001 - 2017 Hangzhou.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