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季度总营收达到2.935亿元人民币(约合4780万美元),同比大幅增长22.6%,大幅超出分析师预期,同时也超出了公司自身2.7-2.8亿元人民币的营收预期。
智联招聘CEO郭盛
11月13日,国内领先的职业发展平台智联招聘集团(纽交所交易代码:ZPIN)今日公布了截至2014年9月30日,2015财年第一财季未经审计的财报。
财报数据显示,智联招聘2015财年第一季度(2014年7月-9月)总营收达到2.935亿元人民币(约合4780万美元),同比增长22.6%;净利润为5990万元人民币(约合980万美元),比去年同期大幅增长26.8%;毛利率为92.8%。
在上市后首次发布的2014财年业绩时,智联招聘对2015财年第一季度的预期是2.7-2.8亿元人民币的营收,而此次财报显示,智联当季实现营收2.935亿元人民币,比公司此前预期区间的上限高出了1350万元人民币,更远超华尔街4位分析师营收2.6891亿元人民币的平均预计。
截止到11月12日纽约证券交易所收盘,智联招聘股价在常规交易中上涨1.60美元,报收于16.00美元,涨幅为11.11%。
校园业务增长显著
财报显示,智联招聘第一财季校园招聘服务营收为人民币1470万元(约合240万美元),比去年同期的人民币1210万元增长21.0%。对此,智联招聘CEO 郭盛表示:“智联招聘校园招聘服务营收的增长,主要由于公司为雇主用户组织和完成的校园招聘活动的数量增加,而这些雇主都争着吸引人才。校园业务是智联招聘打造职业发展平台中重要的一环。智联招聘在校园业务方面做了多方面努力,已经连续两年与央视新闻频道合作了“就业有位来”大学生就业公益活动。今年的第三季活动上线两周以来,已有约5200家企业为毕业生提供了超过20万个就业岗位。”
“未来,智联将继续推进校园业务,并深化职业发展平台的转型,为用户提供最精准的职业匹配服务,帮助每一个人才对口每一个岗位需求,真正实现人才市场的桥梁功能。”郭盛说。
智联招聘自上市之初就确立了从传统招聘网站向职业发展平台转型,在愈发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开创新的平台模式。上市半年后,智联的动作频频,从深度和广度上逐渐拼齐这块拼图。
深度方面,智联招聘通过发布“智联卓聘”,纵向补位高端人才市场。作为智联旗下的高端垂直招聘网站,智联不仅找准了中高端求职者被动求职的特点,为目标用户打造了“让工作来找你”的求职平台,同时还与英孚、达内等教育机构达成合作协议,为中高端求职者提供测评和培训两项服务,打造中高端求职者的职业发展平台。
布局南方瞄准三四线城市中小企业
广度方面,智联招聘上市后,便积极向南方扩展、向三四线城市扩展、向中小企业扩展,客户量强劲增长。日前,智联招聘正式在苏州科技城揭牌了其南方营销互动中心,继在收购总部位于深圳的中国人才热线后再度南下,意在打破区域限制,更好地为华东、华南地区三四线城市的大量中小企业提供服务,在全国范围内打造职业发展平台。得益于公司针对中小型企业的差异化经营策略,智联招聘独立雇主数强劲增长。第一财季中的独立雇主数为264,978个,比去年同期增长 28.3%。
智联招聘CEO郭盛表示:“中国正在从制造业向服务业转型,这为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岗位需求,尤其是在低线城市的中小型企业。智联招聘正是抓住了这一趋势,在苏州成立了南方营销互动中心,继续开展扩张地域业务以及获取新用户的战略。“此前智联招聘在大企业的中端白领招聘方面已经有着很好的基础,借助这一优势,智联招聘在积极发展中高端平台的同时,也放眼于增长迅速、有着大量职位需求的中小企业。目前,在智联招聘的客户构成中,中小企业占到客户数量的90%以上,收入贡献在70%以上。中小企业已经是智联的重要客户群,也为智联招聘贡献了主要增量。
郭盛还表示:“未来几年,从战略上看,我们会继续发展核心在线招聘业务,同时校园、测评、培训等新兴业务也会重点发展,为招聘企业和求职者提供更全方位的产品和服务。”
从“简历仓库”到“人才加工厂”
智联招聘是中国领先的职业发展平台,为用户的整个职业生涯提供相关职业及发展机会。2014年6月12日,智联招聘(纽交所交易代码:ZPIN)正式在纽交所挂牌上市,是目前唯一在纽交所上市的中国职业发展平台。上市后,智联招聘积极进行战略转型,以覆盖求职者整个职业生涯为出发点,打造“3的三次方”产品模型,即为学生、白领、高端(专业人士或管理人士),匹配3类产品:测评(我是谁)、网络招聘(我能干什么)、教育培训(我如何进步),并通过线上、线下、无线三个渠道,为职场人的全面发展打造平台。从而实现从“简历仓库”到“人才加工厂”的战略转型,为中国人才市场打造一个闭环生态链。
【相关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