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概述
2月2日12时左右,支付宝钱包内的红包功能,增加了微信、朋友圈、QQ和QQ空间的分享入口,以“退一步”的方式登陆了微信。
2月2日晚间,微信就屏蔽了支付宝红包分享链接,在用户尝试将支付宝红包分享至微信时出现“由于分享内容存在安全隐患,无法分享至WeChat”的信息。随后,微信以其涉嫌恶意营销为由进行了声明,并首次强硬放话:“等什么时候阿里接入了微信支付再来谈”。与此同时,众多商户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开设的店铺也无法使用支付宝收付款。
2月3日,支付宝开通口令红包绕过微信链接限制,即用户将红包分享到微信或QQ时,支付宝红包会自动生成一张带有数字口令的图片,用户可以直接在微信、朋友圈、QQ分享这张带有口令的图片。打开支付宝钱包输入口令,用户就可以抢红包了。
2月5日晚间,微信发文将彻底清理平台上违规发红包的行为。
2月9日,据支付宝人士透露,支付宝官方微信分享到朋友圈的内容已经被屏蔽,只有自己可见。对此,微信相关人士回应称,这种偶然事件有可能是中了朋友圈保护机制,微信没有专门屏蔽支付宝官方微信号。
2月9日,微信宣布将联合各类商家推出春节“摇红包”活动,送出金额超过5亿元的现金红包以及超过30亿元卡券红包。
2月11日,腾讯在官网上发布公告称“今年春节,腾讯给全国人民发65亿元红包!”,百度打出“10亿元红包疯狂派送”,阿里也不甘示弱,6亿元支付宝红包紧随其后。
二、相关数据
支付宝: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100EC.CN)监测数据显示,2015年,小年夜(2月11日)到正月初一(2月19日),与品牌商户一起向用户发放约6亿元的红包。其中,现金超过1.56亿元,购物消费红包约4.3亿元。
微信: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100EC.CN)监测数据显示,2015年,微信将联合商家推出春节“摇红包“活动,将送出金额超过5亿的现金红包(单个最大红包为4999元),以及超过30亿卡券红包。
京东: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100EC.CN)监测数据显示,2015年春节期间,京东准备了1亿现金和6亿京东东券作为红包,通过微信、手机QQ两大平台对用户进行派送。红包将在2月11日至2月21日不同时间段发放。
百度: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100EC.CN)监测数据显示,2月2日-2月28日这段时间内度红包无需拼人品,见者有份,领取金额1-10元不等。据了解手机百度有6亿用户,按平均5元计算,共计30亿红包。
微博: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100EC.CN)监测数据显示,2015#让红包飞#上线以来已经有4200多万人次参与抢红包,平均每天抢红包的人次超过475万,与微信红包去年除夕的峰值数据相差无几。用户抢到的红包总价值超过1.7亿,仅现金红包就达到1500万元。截止到2月9日,范冰冰以36万个红包排名红包榜第一,新浪董事长兼CEO、微博董事长曹国伟以32万个红包排名第二。
2014年红包数据:
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100EC.CN)监测数据显示,2014年除夕夜参与红包活动的总人数最多,达到482万人次。其中最高峰出现在零点时分,瞬间峰值达到每分钟2.5万个红包被拆开。领取到的红包总计超过2000万个,平均每分钟领取的红包达到9412个。
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100EC.CN)监测数据显示,全国平均每个红包7.5元,抢空红包的最快速度是1.7秒,发红包最多的“土豪”发了近2000个红包,抢红包最多的微信用户则抢了近800个红包。
三、分析师观点
自从去年微信红包一炮打响之后,今年春节还未来,红包却已经来了一波又一波。阿里、腾讯、百度、京东相继加入到“红包”大战的队列当中。在抢夺移动支付领域更多市场的同时,出手一个比一个阔绰,花样新鲜,玩法新颖,红包已经从娱乐活动演变成了营销渠道,又从营销渠道变成了广告平台。
对于各电商企业纷纷加入春节“红包大战”,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认为:
观点一:春节“红包大战”背后本质是对移动支付市场用户的争夺
春节历来是互联网公司推广产品的好时机。自从去年春节微信红包“蹿红”后,红包的作用愈发受到国内互联网公司的重视。红包一端连着人,另一端连着钱,是移动互联网与线下商业结合的良好载体之一,是发展新用户的重要渠道。
从用户发红包、抢红包、提现或者消费,都需要用到微信支付功能。去年春节期间通过抢红包也已经普及过一次支付方法,其实腾讯微信这次的最终目的就是希望有更多用户会去开通微信支付,微信支付绑定银行卡,把资金转移到微信支付平台上,用户可以在这个平台上理财、买卖商品。你凭空让大家绑定肯定很突兀,发个红包又符合春节节日气氛,成功率就很高了。微信已经封杀支付宝了,发红包的背后,其实是对移动支付市场的争夺。
观点二:红包“肉搏” 支付宝试图占据主动权
马化腾去年祭出的“红包战略”,让马云着实感受到了威胁。因此今年支付宝试图在红包大战中占据主动权。近日,支付宝钱包首页写有“新春红包”的Logo占据了醒目位置,足见这次阿里巴巴的“逆袭”决心。
观点三:央视春晚推微信“抢红包”将呈现“多赢”局面
央视春晚借助微信支付平台、招揽商家给观众发红包是一个多赢的局面。现在电视媒体也在积极寻求与新媒体融合之路。过去的电视节目与观众互动的方式比如打电话、发短信也早已被现在的用户所淘汰了。
数据表明,2014年国内使用智能手机的用户破5亿,这次央视春晚通过微信与观众互动,是一次全新的玩法,央视春晚可以借此收到巨额合作费,并且拉到许多年轻观众的注意力。对于赞助商来说,掏钱通过央视和微信两个平台能更好地让品牌高频曝光。
对此,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互联网金融部分析师钱海利认为:
观点一:“封杀”大战目的在于移动支付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最看重的是便捷性,有些封杀并不是完全不能打开,只是需要将网页链接复制黏贴到浏览器,但这无疑增加了操作步骤,影响用户体验,会使用户在中途放弃浏览相关内容。这就达到“封杀”目的了。
春节期间发放红包相较于平时网购支付争夺用户更加便捷。春节红包作为移动支付的一个重要场景,各方都不想落后,都想尽可能地获取更多的用户,为以后在支付领域中提供条件。纵使支付宝来势汹汹,但微信作为社交软件,很有优势,是移动支付在支付市场很好的切入口。
微信侧重于社交,支付宝侧重于交易。如果同样的用户数量导入支付宝,那么支付宝的留存率必然会高于微信,这也是微信拒绝向支付宝开发接口的最大原因。
观点二:商家借红包获取高度密集曝光量
对于商家来说,红包发放时,用户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情绪比较高昂,容易对商家留下深刻印象,而且在红包发放后,还能引起用户的转发和讨论。一般红包的金额都不高,这类红包相当于“病毒营销”,商家用比较少的费用获得了高度密集的曝光量。
通过明星作为纽带向更多人传播扩散,可以强化明星的品牌效应,增加了明星和用户的互动。通过互动,明星获得了精神上的满足感,用户获得了金钱上的满足感。
观点三:红包已从娱乐项目演变成广告平台
发红包本就是中国新年的一种年俗,而就像之前打车软件的红包一样,新年红包除了是一种娱乐项目外,还是一种营销手段。
而从支付宝今日首轮抢红包游戏中看出,红包已从营销手段演变成了商家的广告平台,商家用代金券的形式以比较少的费用,引起产品用户关注。即使最终用户并没有使用代金券消费产品,也俘获了一批潜在客户。
对此,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网络零售部分析师莫岱青认为:
——移动端的较量抢占用户与流量
腾讯与阿里的红包大战可以看作是双方移动端的“较量”。阿里在移动支付相比有优势,包括淘宝拥有用户习惯和先发优势。腾讯可通过此次活动,争夺用户与流量,改善其在支付方面的弱势。由此可见移动端已经成为互联网企业特别是电商企业争夺“大蛋糕”,互联网大战移动端成博弈重点。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辽宁亚太律师事务所董毅智律师表示:
——年末红包来袭警惕“红包大盗”暗访
移动支付方兴未艾,支付转账也更加便捷。但是红包大盗的出现,叫醒了被红包冲昏了头脑的群众。真假红包齐上阵,非但没抢到红包,银行卡里的钱反倒给骗子发了红包。红包大盗,盗取的是用户的隐私权和财产权,也盗取了商家的诚信和声誉。
其实,从移动支付,网络支付出现以来,支付安全就一直是关注的话题。国内支付安全的发展环境也处于一个产业发展初期的特征。国内许多法律法规都需要从支付入手来完善其制度,明确相关责任主体的权利、义务和责任,保障广大用户的合法权益,为支付安全创造良好的法律环境。除此之外,在技术方面,也要从根本上进一步加强支付安全,有效地保护消费者在移动支付活动中的隐私权和财产权。
但是需要提出的是,不能因噎废食,削足适履。支付安全隐患是不能忽视,但不能因此就否认微信支付,支付宝支付等移动支付给支付带来的是改革性格创新性,应通过保险、技术、法律等其他途径和方式进行改进。用户同时也需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与法律维权意识。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互联网金融部助理分析师陈莉对于有支付宝红包小年首秀惨遭吐槽表示:
2月11日早上10点,支付宝开启红包第一战,现金红包1000万,购物红包达1亿。但是之后却遭到网友吐槽。之前红包宣传雷声滚滚,如今却惨遭网友吐槽,不免落得雷声大,雨点小的境地。
支付宝红包包括接龙红包、群红包等6种模式,红包花样多,但是实惠却少,抽中现金红包的用户偏少,而且对于代金券服务性消费红包,用途并不是很大,中看不中用。在这场红包营销大战中,企业商户得到较高曝光率,这不仅仅只是娱乐,而是移动支付、广告营销的一大战场。红包作为占据移动支付领域的先行军,维护好用户的利益才是支付宝、微信等企业要关注的。
友情提示:
“真假红包”难辨别重在保护个人隐私
中国电子商务投诉与维权公共服务平台则提醒用户,用户在参与疯狂“抢红包”的同时,也要注意保护好个人信息,以防泄露,因小失大。
在支付宝、微信、手机QQ、微博等土豪疯狂掷金,大打“红包大战”的同时,“假红包”频现,滥竽充数。诈骗分子利用各类社交软件发布“假红包”,利用钓鱼网站链接诱导用户点击或下载,这些网站通常需要提交身份信息和银行卡,从而导致银行卡被盗刷情况的发生。
1、谨防冒充微信、支付宝等的钓鱼网站窃取用户账号信息
2、不要随意下载来源不明的应用程序
3、认准大平台,勿入“假红包”陷阱
【相关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