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2015大学生求职指南
2015-05-18 15:57  杭州网

201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仍然复杂而严峻,749万的毕业生,将会再次造就“史上更难就业年”。4月27日智联招聘联合央视新闻中心主办及共青团中央联合举办的“就业有位来” 2015大学生就业公益行动再次启航。为进一步促进大学生就业,搭建企业与高校间的供需桥梁,有效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等问题。为此,智联招聘为了帮助社会、企业与高校更深入地了解当代大学生的求职意愿与求职行为,持续关注大学生的求职意愿和行为的变化,特进行此次“2015年应届毕业生求职力”调研。

本次问卷调研的对象为全国2015年应届高校毕业生,包括大专、本科、硕士、博士应届毕业生,覆盖各地区各级高校的各专业学生。最终回收有效样本58996个。其中,国家重点211或985院校的毕业生占31.4%,普通本科大学毕业生占55.4%,专科院校毕业生占比为11.8%,有1.4%毕业生未说明院校类型,主要包括国外大学及部分民办高校。被访者中本科生占大多数,比例为77.4%。此外,大专生占13.9%,硕士研究生占7.5%,博士生占1.2%。

大学生受创业热潮影响,创业意愿比去年翻翻

• 2015年七成毕业生选择就业,比例略有下降;选择创业的大学生比例上升明显,应届大学生创业热潮兴起

智联招聘调查显示,参与调查的2015届应届毕业生中,毕业后选择就业的比例为71.2%,16.9%的人选择在国内继续学习,5.6%的人选择出国继续学习,选择创业的比例为6.3%。

值得注意的是,与2013年、2014年相比,2015年选择就业的学生比例有所降低,比例由2014年的76.3%降低至2015年的71.2%,而选择继续学习深造的学生比例整体变化不大。此外,选择创业的学生比例有所上升,比例由2014年的3.2%上升为2015年的6.3%。在社会整体的创业热潮影响下,大学生也受到这股洪流的影响,2015年毕业生的创业热潮开始兴起。随着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不仅市场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来自政府层面为创业者提供包括政策支持和帮扶、投资环境的繁荣和社会整体对创业的积极态度,都对创业者,尤其是大学生创业者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创业或者加入创业公司开始成为毕业生们的热门话题。

• 新一代毕业生自我意识强烈,为理想创业

而在选择创业的原因中,智联招聘调查显示,27.4%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20.8%表示创业是自己的兴趣所在,此外,19.3%的毕业生选择创业是为了挣钱,自由也是大学毕业生选择创业的一个重要理由。理想、兴趣、财富、自由都凸显出新一代大学毕业生强烈的自我意识。此外,值得关注的是,仍有5.4%的大学生选择创业是因为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而社会整体的创业氛围浓厚,政府对创业者们的支持,包括开辟创业园、提供初创办公地点、提供类似天使投资的创业帮扶基金,都对大学生选择毕业后创业有更强的吸引力,让聪明、有想法、有激情的大学生投身到创业大潮中去。

 

毕业生平均投递24.9份简历获2个工作机会

• 投递简历数减少,但获得面试和offer数量在上升,2015年应届生求职难度有所缓解

智联招聘在综合比较2013、2014、2015年应届毕业生投递简历、获得面试机会、获得offer的数量,可以发现,2015年应届毕业生投递简历平均24.9份,低于2014年;2015年应届毕业生平均获得5.9个面试机会,高于2013和2014年;2015年应届毕业生平均获得2.0个offer,高于2014年。从面试获得几率和offer获得几率比较2013、2014、2015年应届毕业生的求职收获,可以发现,2015年应届毕业生投递简历数量虽然少比2014年,但是面试获得几率和offer获得几率都比2014年有所上升。

这一方面说明今年应届生的求职难度有所缓解,在求职投入,如简历投递量上,虽然少于往年,但获得的面试机会和offer数量却有所提升。尽管2015年毕业生的数量仍然在增加,但在经济发展平稳,劳动力市场职位供给充分的情况下,毕业生的求职难度并未显著增加。另一方面这与应届生在求职方面更加注重前期的实习准备和明确的求职目标密不可分。

智联招聘调查还显示,从不同专业来看,工学、经济学和管理学是求职收获较高的专业,艺术学专业的应届毕业生的求职收获表现抢眼,而哲学专业毕业生在获得面试几率方面的表现并不亮眼,最后的收获也比较“惨淡”。

• 专业对工作影响变小,实习经验成新的“敲门砖”

智联招聘调查显示,2015年应届毕业生获得offer的原因,主要归功于有相关的实习经历,这一原因的占比达到30.6%。可见,实习经历对于应届生获得offer有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其次,求职目标明确也是应届毕业生获得offer的一大重要原因。大学生在求职之前,需要对自己的求职目标有明确的规划,这样才会更加有针对性地开展找工作的行动,投递简历时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也能有更多的时间和更好的精力准备每一次的简历和面试。

再次,面试技巧高也有助于应届毕业生获得offer。应届毕业生需要在面试的时候更好的展现自己,让招聘单位更好的了解候选人,才能增加获得offer的砝码。

需要注意的是,名校毕业、专业和专业成绩对于毕业生成功获得offer的作用并不明显。这一现象与企业选拔应届毕业生时的标准有关。企业在选拔人才时更加关注学生是否有与岗位相关的工作经验,以及全面考察毕业生的综合素质,而不再将成绩、专业以及学校等级作为选择人才的硬性规定。

• 毕业生就业专业对口率下降,工科、医学专业更能学以致用

智联招聘调查,从已签约学生的工作与专业是否对口的情况来看,60.6%的学生的签约工作与专业对口,仍有39.4%的毕业生选择了与专业不对口的工作开始职场生涯。说明专业对工作的影响逐渐变小。

智联招聘调查还发现,不同专业毕业生签约工作与所学专业的对口率差异较大。工学专业毕业生签约工作与所学专业对口的比例最高,为69.5%,其次是医学专业毕业生,签约工作与专业对口比例为64.5%,再次为管理学专业毕业生,对口率为61.9%。工学专业所学知识实用性较高,该专业学生在就业时大多数都选择了自己专业所对应的工作;而医学专业除了实用性以外,在学习的过程中也需要付出较多的精力,行业本身的排他性较高,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的人无法进入医学行业,因此该专业学生就业的专业对口率也较高。

互联网行业成为应届生就业吸纳大户,毕业生平均月薪4793

• 毕业生就业前三大行业:互联网、金融、房地产。

智联招聘调查显示,毕业生期望就业的前三大行业依次为IT/互联网/通讯/电子、金融/银行/投资/基金/证券/保险、政府/公共事业/非盈利机构。而实际实际就业的前三大行业依次为IT/互联网/通讯/电子、金融/银行/投资/基金/证券/保险、房地产/建筑业。

其中,IT/互联网/通讯/电子行业是应届毕业生期望值最高的,同时实际就业率仍然远高于期望就业率,说明IT/互联网/通讯/电子由于近年来的迅速发展,行业体量迅速膨胀,对人才的需求陡增,职位数量急剧增加,招聘量大,对于应届毕业生的吸纳能力非常显著。

• 民营企业是吸纳大学生就业的主力军。

智联招聘调查显示,三资企业和国有企业是毕业生就业时的首选,其次是民营企业、事业单位、国家机关,大学生对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的期望值明显降低。从实际签约单位情况来看,民营企业占比最高,占到四成,其次是国有企业和三资企业。

期望与实际就业单位性质差别较大的主要在于民营企业,其次是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虽然毕业生对民营企业的期望不高,但是随着民营企业的迅速发展,尤其是以BAT为代表的知名度较高的大型新兴民营企业,充满创新和活力,公司在未来有持续创造的能力,对于毕业生来说,也意味着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前景广阔,上升空间大。而且,民营企业提供的薪酬水平也越来越有竞争力,因此,越来越多的毕业生选择了民营企业。

而由于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仍然是门槛较高,不容易进入,且职位数量有限,因此实际就业于这两类单位的毕业生比例明显低于期望,加之最近公务员体系的一系列调整和变化,因此学生的追捧度也自然随之减弱了。

• 毕业生就业平均月薪为4793元,工学、法学专业最赚钱

智联招聘调查显示,2015年应届毕业生总体的实际签约月薪平均值为4793元,相比往年有较大增幅。随着经济情况的好转及整体就业趋势的逐渐明朗,大学生对未来的薪酬信心较足,尽力去争取薪酬较高的职位。

此外,智联招聘调查还发现,不同专业的应届毕业生实际签约的月薪水平也表现出一定的差异,其中工学和法学专业的毕业生实际月薪均值均超过5100元;教育学、农学和哲学专业毕业生的实际月薪水平相对低于其他专业,尤其是哲学专业,实际月薪仅为3667元。

【免责声明】本文仅供用户参考,如用户将之作为消费行为参考,敬告用户需审慎决定。

来源:杭州网    作者:    编辑:陈俊男    
上一篇:2015中国金瞳奖揭晓 网易云音乐勇夺两金奖下一篇:首届职教活动周举行,网易云课堂发力在线职教
 【相关阅读】

活 动

更多>>

2019年315专题:信用让消费更放心

近年来,微商、团购、社交电商为获得错位竞争优势,主打低端商品,主动迎合农村消费者对

2018天猫双11活动专题

2018天猫双11已成为双11活动举办以来第10个天猫双11活动。2017天猫淘宝双11

农村淘宝发布优质大米标准

11月1日上午,阿里巴巴农村淘宝在“天下粮仓·2018第二届淘乡甜新米节启动会”上宣布

曝光台

更多>>

科沃斯漏扫严重 松下清洁率最低

近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了20款扫地机器人比较试验结果,发现各款样机整体清洁性能差异较明显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建站服务 | 帮助信息 | 联系方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366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2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浙网文[2012]0867-091号 |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11041366号-1 |  浙公网安备:33010002000058号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浙江智仁律师事务所律师 马宏利
Copyright © 2001 - 2017 Hangzhou.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