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中旬,网易在京召开新品发布会,发布了第一款云服务产品——基于PaaS服务的IM云服务产品云信,随后,又相继低调推出网易蜂巢和网易七鱼,分别从IM云服务、云计算平台、云商服三个领域布局云服务。
网易的一系列动作可谓“步步为营”,网易云信iOS端研发负责人项望烽认为,整合旗下的云服务已成为网易未来产品布局的重要事项之一,这也是今年云服务领域的热点之一。
他认为,“网易有非常多的云服务资源,拿IM云服务产品云信来说,从十五年前开发网易泡泡开始,网易除了积累了丰富的技术开发经验,也沉淀了很多IM功能开发的技术专家,技术实力和人才储备都堪称一流。这也是为什么网易会选择首推云信的原因——它需要一个像云信这样的优秀产品打开云服务市场。”
PaaS平台作为云环境中的应用基础设施服务,在云架构中位于中间层,其上层是SaaS,下层是IaaS,目前,在SaaS和IaaS领域都已经有了非常成熟的产品体系,唯独PaaS服务领域,还缺少一款“拳头产品”。网易选择此时推出PaaS服务产品云信,不得不说是有的放矢。
产品是本质
2013年,几乎一片空白的中国IM云服务市场引起了拓荒者的注意,第一批拓荒者们面对着眼前这片肥沃的“土地”,打出了第一张牌——免费。一时间,这些“先锋者”迅速打开了市场,短时间内就吸引到了大量爱好免费的中小型创业公司开发者的目光。前期通过“烧钱”免费提供产品和服务迅速拉升用户量,从而完成市场占有率是不少产品的营销思路,早年的快的和滴滴就是例子,同时又伴有大量事实证明这样的模式是行得通的,因此IM云服务市场的拓荒者们顺势而为也在情理之中,但看似风风火火的烧钱模式背后却有许多不为人知的隐痛,烧钱者本身的“不爽”无需多言,滴滴和快的麂战无果后的握手言和就是最好的例证,快的CEO吕传伟更是直言不讳地表示,恶性的大规模持续烧钱的竞争不可持续。而相当一部分处于烧钱模式下的用户也逐渐体会到“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这部分用户,以B端居多。
项望烽认为,“B端用户和C端用户最大的不同在于,B端用户更重视产品是否好用,阿里和京东双十一双十二的免费和补贴手段用在B端市场未必行得通,B端用户不会仅仅因为你便宜或者免费就选择你,面对B端市场的产品的稳定性和服务响应速度是用户最在乎的,而这,恰恰是云信的最大优势。从长期来看,免费模式会逐渐式微,产品性能和服务品质决定企业能活多久。”
“从另外一个角度看,需要强大技术支撑和长期运维服务的IM云服务产品在免费模式的引导下,极有可能给用户带来很多“坑点”——服务响应不及时,遇到问题得不到及时处理,产品性能不稳定,动不动丢消息,网络经常连接不上等,目前我们有相当一部分客户在接触云信之前都曾遇到过这样的苦恼。这一点,所有面向B端的服务商都是需要警惕的。”项望烽说。
“未来的企业一定是用产品来塑造品牌的。”
专业的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做
“一个大型IM系统涉及到的东西实在太多,如果IM模块只是产品的附属功能,并不建议开发者自己去从头实现IM模块或者使用XMPP这种有天坑的开源实现,直接使用市面上口碑好的第三方SDK即可。”项望烽认为这也是市面上IM云服务提供商陆续涌现的重要原因。
七年前,项望烽从浙江大学软件工程专业毕业,通过校园招聘进入网易,目前已是云信iOS端研发负责人。“一开始是做Mac POPO,就是网易泡泡的Mac版本,那时候积累了很多IM功能开发经验,后来,随着创业浪潮的兴起,企业级服务市场潜力无穷,网易的决策层开始意识到网易过硬的IM技术研发能力不应该仅仅局限于服务网易游戏、网易新闻客户端、云音乐等内部产品,如果能把这部分能力开放出来,协助外部开发者更快速地推出产品,那么无论是对网易,还是对企业用户来说,都将是一个双赢的局面。”而这,也是云信诞生的初衷——致力于为B端用户提供真正稳定的IM云服务。
风口下的顺势而为
经历过风浪的人都知道顺势而为的重要性,网易云信也不例外。
“转型”、“互联网+”、“连接”、“跨境电商”、“DT”、“创业创新”这些都是2015年的高频词汇,围绕这些高频词汇衍生出了大量的创业者,“创业浪潮推动下,必将使得面向B端服务的市场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云信出世可以说是大势所趋。”
大环境下的“顺势而为”固然重要,项望烽认为更加需要“顺势而为”的是顺用户心中的“势”,“打造一流的用户体验,那么这就对服务品质的要求很高,事实上,云信运营至今,服务品质已然成为它的一个亮点,用户遇到任何问题都能第一时间得到响应和解决。实实在在的7*24小时的技术支持和运维服务已经收获大量好评。”从目前来看,云信的口碑营销已初露峥嵘。“网易的优势除了技术实力,就是产品立项前期的深度调研和对B端市场的深度了解,基于此,云信每一步都可以说是稳扎稳打。”
就算踩准了时代的风口,但最终促使其成功的一定是内功和其他因子,云信究竟能否一如既往禁得住考验,且看2016。
【相关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