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立夏:“分开”是为了自由气息
清爽的短发,一条小黑裙,对着镜头永远是浅浅的微笑。多年来,陶立夏以独特视角周游世界,文笔优美具有强烈的辨识度以及浓郁的文艺气息。她用独特的语言和审美传达有关为人、处事、生活、情感的价值和理念。接连创作出版了《分开旅行》《喜乐章》《练习一个人》《岛屿来信》《如果没有你》《把你交给时间》等作品。近日,陶立夏代表作《分开旅行》全新精装典藏版由天津星文文化出品、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上市。
六年前夏天的一个周末,陶立夏携三本新书做客南京先锋书店,她与南京女作家荞麦一起探讨旅行的意义——是在原地,还是去往别处。那时,“旅行”已经成为陶立夏文学创作的一个主要话题。陶立夏告诉记者,她于江南小镇度过了童年,大学都来到南京,选择了新闻专业,毕业后,去了伦敦,回到南京进了一家报社。在她的小说《喜乐章》中,就是以南京的某报社为故事背景,铺展出一段刻骨铭心的感情经历。
由于陶立夏后来去了一家旅游杂志做编辑,工作的需要,她不断地穿梭在各国机场间。但是,疲惫的她深感,“这种旅行伤害了我的文字。其实,我更喜欢自由自在的旅行。”于是她决定停一停,依然辞职,当了一名“纯粹”的白领。生活中遇到“问题”,她的做法就是——拿起背包就出发。
是出门旅行还是宅在家中?每个人的选择不同,有人说,旅行能解决的问题实在有限,但在陶立夏看来,“它能拖延时间,让你走在风景里,不必立即去面对残酷的感情废墟,而有些伤是一定要时间去治愈的。”于是,她说:“爱一个人很难,不爱一个人更难,而最难的是真正离开一个人。我不明白人心,我不明白时间。所以我只有远行。”她向记者描述了她曾经去过的世界各地大大小小的城市和乡村,“等我从远方回来,发现自己想通了那事,而别人也淡忘了。”
在《分开旅行》书中,女主人公在长达13个月的间歇跨国旅行中,讲述了一场“我们始终没有牵手旅行”的爱情故事。主人公“我”纠结在一段迷失而真诚的恋情中,想要鼓起勇气从中抽身而退,恢复曾经充盈、愉悦的自己,但是也担心是自己过于看重个人的感受,错失真爱,于是独自出走旅行。在旅途中,她走走停停,有异国艳遇,有来自办公室上司的暧昧关怀,有对男友的刻骨思念,有发现坚守七年的恋情中出现不速之客时的震惊与淡定。
罗马、伦敦、北德、乌兰巴托、拉穆、阿拉格、赫尔辛基、墨尔本、新加坡、得克萨斯、奈良、耶路撒冷、米兰……13次迷人的旅行,13座闪耀着永恒之光的历史名城,沿途风光旖旎、美景如画。陶立夏说,《分开旅行》的特点就是自由气息,没有妥协与太多考量,只是抒发自己在旅行中的点滴体验。“我想与读者分享的观点也是自由,不是身体而是心的自由自在,还有那种熬过很多孤独时光才体会到的宁静。”关于这本书的网评是这样说的:“首次以情感为主线,探索旅行之于内心成长的意义。”诚然,这个评论是很中肯的,的确是以感情为主线。但俞敏洪说的更为贴切:“她在放不下中选择了放下。”
记者注意到《分开旅行》有个很有趣的现象,就是在不同的地方分类不一样,有些书店的分类是散文,有些是游记,但是在网上,很多读者或者媒体都把这本书定义为“情感治愈旅行小说”。
对此,陶立夏也不知所以然,“一个人很难正确描述自己的个性,这就是局内人的局限。所以,我没办法为《分开旅行》归类,而且我也不知道一本书如何‘治愈’。只能说,所有的景色都是真实的,情感体验也是,但人物与情节不是真的。读者可以朝自己喜欢的方向去读,爱游记的人当游记读,喜欢小说的,就当小说读吧。”
如今,陶立夏现居住在上海,除了文学创作,她还从事文学翻译,译著包括《夜航西飞》、《一切破碎,一切成灰》、《安尼尔的鬼魂》等。 同时是一个写作者和译者,如何处理这种关系?喜欢挑战自我的陶立夏说,翻译是为自己选的写作课。“快乐正来自翻译中遇到的困难:面对它、研究它、解决它。”
《分开旅行》陶立夏 著 星文文化出品 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 2017年7月
【相关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