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艾媒咨询发布《2018-2019年中国打车出行专题监测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综述了目前国内出租车和网约车的发展现状,并对中国打车出行市场发展趋势进行了解读。报告指出,2018年以滴滴为代表的网约车行业持续进行安全整改,让大众提升了出行安全感。另值得关注的一点是,有超三成受访者认为,在整改期间,打车便捷度有所下降,出行体验也随此普遍降低。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网约车用户规模增长至2.85亿,打车已成为主要出行方式的一种。网约车的出现彻底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成为城市交通的有益补充。从用户调研数据可以看出,比起线下巡游出租车,53.6%的打车用户更偏爱随叫随到、便捷性高的网约车出行方式。在打车出行方式选择因素中,76.5%的受访者更看重便捷度,53.1%看重安全性,其次是舒适性和价格。对此,艾媒分析师认为,当前消费升级的背景下,人们更注重体验和安全,更倾向于考虑便捷度和安全性,出行价格影响因素较小。
2018年,网约车安全整改成为整个出行行业的一大热点,引发了全民讨论。在整改期间,受访者对打车便捷度、司机服务态度等都有不同程度的感知。数据显示,安全整改期间,33.3%的受访者认为司机服务态度有所提升,同时,有超三成用户认为,安全整改的措施上线提升了打车的安全感。
报告进一步分析对比了出租车和各网约车平台的安全措施,结果显示,2018年行业整改期间,众多网约车平台已对安全措施进行了优化升级。其中,滴滴出行的安全措施最为全面,公开数据显示,滴滴共上线了六大功能十八项具体措施,除了一键报警、行程分享等,还推出了司乘黑名单、车内录音录像等功能,进一步减少车内冲突,保障司乘双方安全。此外,美团打车、首汽约车也分别推出了相应措施。相比较之下,出租车除了审核验证之外,在事中事后的安全抓手较少。
分析师指出,不管是网约车行业还是出租车行业都还需要持续加强安全建设和产品的打造。同时,出行行业安全问题还需要多方协调、多方建设来解决,从而促进打车出行市场更加规范和成熟。
网约车安全大整改并获成效,老百姓自然喜闻乐见。但随着网约车合规化进程的持续推进,同样值得关注的另一个问题是,打车难问题开始愈发突出,打车便捷性下滑明显。报告数据显示,有32.1%的受访者认为,在整改期间,打车便捷度有所下降,出行体验普遍降低。
滴滴出行公开数据显示,在今年春节期间,全国平均打车成功率仅为60%,抽取31个省会和直辖市的出行数据显示,超过半数城市在2019年打车成功率有所下降。
实际上,这一现象也已成为公众热议的焦点,近来就有多地乘客反映打车难的问题,相继有城市曝出了黑车猖獗、漫天要价、拒载、强行拼车等不法运营乱象,给市民的出行带来了不少安全隐患。
有专家表示,此前不少地方对网约车设置的门槛不可谓不高,可像车辆轴距、车型、排量等限定标准,到底与乘客的安全保障之间是否存在必然关联,一直以来不无争议。当下出现的网约车运力减少带来打车难问题,跟网约车的准入条件和准入标准也有一定关系。从长远出发,还是要更好思考如何在保障安全与便利之间平衡,满足用户安全而多元化的出行需求,才是长久之计。
【相关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