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盛夏,7月21日上午10时多,站在宁波市奉化区江口街道麦浪农场一条机耕路上,中国水稻研究所研究员朱德峰有些心焦。他抹了抹脸上的汗,大声提醒正在一旁水田里进行机插操作的技术人员:“注意看线,方向走直!秧盘码严实,尽量插稳一点……”
这是朱德峰近半个月来第二次到麦浪农场。在这片总耕种面积达2000多亩的“网红”农场里,杂交稻种“甬优538”正在推广。“这个稻品质好,可就是机械化比较难,用种量和漏秧率这些指标一直下不来。一亩多一两百元成本,整个农场一年就要增加几十万元开销,不搞机械化又不行,人工费用上涨太快了。”麦浪农场场长竺海龙介绍。
针对各地种粮大户们遇到的这类现实难题,朱德峰领衔的团队联合宁波市农科院等研发出一套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精量播种机插技术,通过装备的创新改良,可成功实现杂交水稻的精量播种育苗、少苗均匀机插,节省种子15%左右。新技术反馈如何?作业过程规范吗?还有哪些技术环节可以改进?……带着疑问,朱德峰和宁波市农科院的专家们一起走上田头。
“朱老师,机器刚才卡住了好几次。”“正常现象,把插秧机顶针调节一下就可以。”“秧苗插得不够整齐,这是怎么回事?”“秧盘要一层层码放紧实,这样机器才能第一时间取到秧苗,不光插得均匀,也不容易漏秧。”……一问一答间,在没有遮挡的机耕路上来回走着的朱德峰早已大汗淋漓。
“朱博士来得及时,一天试下来,怎么操作我们基本都掌握了。之前一直对新技术有点担心,今天一看不光种得均匀,秧苗浪费也少,相信收成不会差。”竺海龙兴奋地说。
一边是中国水稻所“大咖”的现场答疑,另一边,宁波市农科院的几位专家也没闲着,秧苗检查分发、试验田标识制作……
“结合精量播种机插新技术的推广,我们正在进行化肥农药减量增效等技术试验示范。秧苗是插下去了,以后怎么施肥、怎么用药,还有许多讲究,今天把该提醒的都提醒到位了,下一步农场就可以直接操作,避免走弯路。”宁波市农科院副院长陈若霞介绍。
【相关阅读】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366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2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浙网文[2012]0867-091号 |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11041366号-1 | 浙公网安备:33010002000058号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浙江智仁律师事务所律师 马宏利
Copyright © 2001 - 2019 Hangzhou.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