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技术的替代更迭,我们并非只能被裹挟前行,对一些人在这一切换过程中的困难和纠结,应当给予更有温度的关照。
不久前,个别地方手机用户遭遇2G、3G功能机无法通话的问题,引起一些人对运营商可能关闭2G、3G信号服务的担忧。虽然事后证明这是一场乌龙,可在5G来临的当下,那些2G、3G手机用户,如何平稳过渡到5G时代是我们需要直面的话题。
也许有人不理解,都什么年代了,为何还在用只支持2G、3G网络的功能机?殊不知,并非所有人都想尝鲜,对一些特殊用户特别是老年用户来说,他们有自己的选择理由:习惯了实体按键,用手指点屏幕不自在;4G资费套餐五花八门,流量用不着,电话打起来又有点贵。更何况,一些只支持2G、3G网络的“老人机”价格实惠,字体大、音量大、电池用得久,正符合一些老年人的需求。不换还好,换了可能反倒不方便。
眼下,我们正走在一条信息化快车道上,新技术、新产品不断涌现,替代更迭应接不暇。收看节目的电视,正成为家庭娱乐的智能终端;装满各种银行卡的钱包,开始被手机APP替代;乘车出行不用取实物票据,刷脸就能通行;就餐无需翻厚厚的菜单,在平板电脑动动指尖就可以搞定……可以预见,随着新技术与生活的深度融合,更多的改变将纷至沓来,以至于稍慢几拍,就可能赶不上一趟趟快车。在这种快速变迁的信息环境中,一些老年人或长期身处偏远地区的人,他们接受新鲜事物能力相对较弱,有可能成为信息时代的落伍者。
信息化路上,我们不能落下一个人。面对技术的替代更迭,我们并非只能被裹挟前行,对一些人在这一切换过程中的困难和纠结,应当给予更有温度的关照。譬如,虽然银行卡已经普及,可为了照顾老年人喜欢拿在手里查看每笔流水的心理,大多数银行在并不划算的情况下,依旧办理着存折业务。同样,面对通信技术升级,一刀切地关闭旧网络、强制切换也不应是我们的选项,而应努力保障2G、3G手机用户的通信权益。在保障通信服务的前提下,不妨通过提供优惠购、换机活动,为老年用户等量身打造一些消费套餐,推出屏幕更大、字体更大、声音更大的智能手机等方式,引导这些用户逐步向新一代网络迁移,让他们免于切换的恐慌。
在信息化快车道上如何关照到各个群体的需求,归结到一点,就是在任何时候都应懂得,工具只是服务人的手段,人才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具体来说,在推进新技术、新产品应用时,不应简单以“结果导向”作为衡量尺度,而应多一分“过程意识”来校准坐标。只要我们有了这一意识,就能在细节上多些周全的考虑,从而让每个人在这条快车道上行进得更加从容、顺畅,更有尊严。
《 人民日报 》( 2019年07月24日 19 版)
【相关阅读】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366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2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浙网文[2012]0867-091号 |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11041366号-1 | 浙公网安备:33010002000058号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浙江智仁律师事务所律师 马宏利
Copyright © 2001 - 2019 Hangzhou.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