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也许不知道,每个人刚出生时,肠道都是无菌的。出生后消化道与外界相通,2-4小时后,细菌会进入肠道定居繁殖。3日后,厌氧菌、酵母菌、乳酸杆菌定居。1-2个星期后,肠道菌群各种数量的比例基本成型。
那么,这些陪伴你一生的肠道菌群,到底是我们的敌人、朋友,还是“自己人”?发布一开始,李兰娟院士就问了大家这个问题。
见微知著 微生态科研为疾病治疗提供新思路
其实,李院士已经是科技成果科普发布的“老朋友”了,去年,李院士曾就“李氏人工肝”技术进行过一场科普发布。而昨天,李院士又为我们带来了她最新的研究成果——“肠道微生态影响慢性重大炎症性肠肝疾病的机制研究”最新成果发布。
说起微生物,很多人可能会觉得它们“不起眼”,其实,在我们体内存在着1000余种菌群种类,平均重约1.5kg,相当于一个肝脏的重量!而肠道作为人体最大的微生态系统,其中栖息的微生物的编码基因总数超过330万,约为人类编码基因总数的100 倍,因此肠道微生物又被认为是人体的第二基因组。
早在一百多年前,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被尊称为“乳酸菌之父”的梅契尼科夫就认为:肠道健康的人身体才健康,肠道菌群产生的毒素是人体衰老和疾病产生的主要原因。而这些年,为了研究肝衰竭的机制,李兰娟也在研究肠道微生态。如今,李院士已是全球最早研究肝病与肠道微生态相关的科研人员之一,也多次主办国际国内微生态大会,并当选了国际微生态联盟主席。
李院士告诉我们,从不起眼的流感病毒所引发的免疫应答,常见的口腔疾病,甚至夫妻之间吵架,都能引起微生态的改变,继而引发诸如肥胖、类风湿性关节炎、肝硬化等一系列的严重疾病。
为了进一步规范肠道微生态的检测技术,李院士在多年研究后,发现可以通过比较肠道内双歧杆菌和大肠杆菌的比值,来判断患者的肠道微生态是否处于一个健康的水平。比值大于1,说明肠道微生态基本平衡,比值小于1说明存在微生态紊乱。
变废为宝
粪菌移植助力患者重构肠道微生态
粪菌移植,听起来有点“不好接受”,其实早在1600多年前,葛洪在其《肘后备急方》一书中就有记载:面对因食物中毒或腹泻而濒临死亡的患者,“饮粪汁一升,即活”。
当然,李院士的粪菌移植不是移的粪便,而是把健康人粪便中的功能菌群,经过溶解过滤、离心浓缩等多步细致的操作后,移植到患者的肠胃中,重建新的肠道菌群,实现肠道及肠道外疾病的治愈。同时,通过粪菌移植还能调节机体免疫,降低体内毒素,改善肠道屏障功能,可谓一举多得。
在科普发布结束之后,记者又跟随直播镜头走进了肠道微生态实验室,树兰医院的相关技术人员给通过直播观看的22万网友,讲解了粪菌移植的步骤。最后,直播镜头还跟着李院士来到了病房,通过实际案例让大家更直观地了解这项新技术,现场的病人也表示,当初刚知道这个技术的时候,因为不了解也犹豫过一阵子,好在通过李院士平易近人的科普,及时接受了有效的治疗方案。
如何维护我们的肠道微生态?李兰娟院士有这几个建议——
1.分娩方式。自然分娩和母乳喂养的孩子,肠道内的双歧杆菌更占优势。
2.运动。经常运动的人,体内的菌群会更多样化。
3.生活习惯。昼夜颠倒会左右肠道细菌的丰度变化,进而提高出现肥胖和代谢问题的风险。
4.饮食。高脂肪、高动物蛋白、低纤维饮食,会让肠道产生更多厚壁菌门和变形菌门等有害菌,而低脂肪、低动物蛋白、高纤维饮食,会产生更多拟杆菌门和放线菌门等有益菌。
科技成果科普发布
作为学术资源科普化领域的一次大胆创新,科技成果科普发布是浙江省科协联合都市快报打造的重点平台,把科学家、科技成果和公众紧密联系在一起,目前已有多位院士亮相。2019年科技成果科普发布全新升级,聚焦公众关注的科研成果与前沿科技。更权威的科普内容,更多元的发布形式,架起学术知识与公众理解的桥梁,积极探索浙江特色的科普创新,让创新智慧充分释放,创新力量积极涌流。
【相关阅读】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366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2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浙网文[2012]0867-091号 |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11041366号-1 | 浙公网安备:33010002000058号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浙江智仁律师事务所律师 马宏利
Copyright © 2001 - 2019 Hangzhou.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