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 回
云设计“破风手”陈航
发布时间:2024-06-12 08:24:43

记者 陈中秋 摄 制图 李前芳

十几年前,在浙江大学攻读计算机的陈航和黄晓煌每晚“卧谈会”的重点,是幻想用技术改变世界。他俩没想到,最后会连同另一位联合创始人朱皓组成“铁三角”,打造出一款代表世界先进水平的工业云端设计软件。

这家在杭州土生土长的软件公司,正借助AI浪潮,推动中国泛家居行业数字化,同时席卷全球超过200个国家,为全球4亿个“家”提供3D设计方案。在几乎被美国软件巨头垄断的设计软件领域弯道超车,还将它们抛在了身后。

浙大寝室“卧谈会”的 灵光一现

陈航是群核科技(酷家乐)联合创始人兼CEO,在公司里同事习惯叫他阿甘。

阿甘是地道的杭州人,在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读书时,经常和同寝室的黄晓煌开“卧谈会”,其中一个经常被谈及的话题是,计算机算力和摩尔定律。

毕业后,俩人远赴美国,继续攻读计算机图像图形专业。

恰逢电影《变形金刚2》在全球火爆上映。这部影片被称为“特效史上最恐怖的挑战”:栩栩如生的机器人多达60个,影片取景气壮山河、神秘诡谲。其中的特效全由好莱坞视觉工厂“工业光魔”完成,大部分时间用到一款名为欧特克(Autodesk)的设计软件。

反派“大力神”是当时电影史上最复杂的一个CGI角色,由7个变形金刚组成,身上的独立零件有50000个之多。这些零件都要一个一个建模、渲染,在变形时将50000个零件的形态和运动轨迹表现出来。

当时有网友做过测算,如果用家用电脑制作和渲染,可能需要花上16000年。

和《变形金刚1》用CPU作视觉特效渲染不同的是,《变形金刚2》赶了上GPU时代。

对于这个英文单词,想必关注AI的人都不会陌生。正是靠着在图形计算上的积累,英伟达跳出摩尔定律成了AI时代的霸主。

走出电影院,想起当年在浙大的卧谈会,对技术敏感的陈航突然意识到,GPU计算框架用作渲染的应用空间巨大。

具体用在哪些场景?游戏的水太深了,中国也没有那么大的市场。当时陈航想到的是室内空间和家装市场。

“当时房地产火热,但精装修的房子很少,几乎每个购房家庭在买完房子后都要面临装修的问题。”陈航说,那会儿懂GPU做渲染的人不多,把这个技术用到细分领域的人就更少,市场完全是个空白。

阁楼里开始创业

渲染一张家装效果图只要10秒

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继续深造时,陈航又遇到了第三个志同道合的小伙伴:来自清华计算机系的朱皓。再加上黄晓煌,三人一拍即合,决定以家居家装为切入点,做一款“长在云上”的渲染软件。

在当时,这是一个大胆的想法。因为大部分软件都在本地化运营。2008年,Gartner披露当年10大数据中心突破性技术,虚拟化技术和“云计算”第一次出现在榜单里。

三个年轻人发现,云设计软件带来了很多传统软件没有的价值。比如所有的素材模型都在云端,文件不用拷来拷去,用户在云端就可以实现协同。

用GPU计算叠加云端化,即使在硅谷,也是一个非常大胆且创新的想法。以至于他们在做出第一款原型软件并尝试在硅谷接触若干天使投资人后,无一例外地,全部没有了下文。

“这样的模式,美国都没有成功范例,你们凭什么做到?”这是来自当时投资人的质疑。毕竟主流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软件领域,早已被欧美本土软件巨头垄断。

憋着一口气,三个年轻人决定先回国创业,扎根中国本土产业,蹚出一条路。

当年,乔布斯在自己家车库捣鼓出第一台苹果电脑,陈航的创业梦想是从自家的小阁楼开始的。那是2011年,三人凑了20万元人民币,群核科技正式注册。他们希望以云端部署高性能计算器的方式,破除设计师对于高配置硬件设备的依赖,实现“所见即所得”的渲染效果。

按照传统的家装流程,从设计师上门测量,到出CAD图纸、算料清单和效果图,前后至少要经历半个月时间。特别是效果图,因为耗时又耗力,当时很多装修公司的服务项目里并没有这一项。

而通过酷家乐的软件系统,设计师生成一张效果图从原来的好几天,缩短到了只要10秒。

2013年,酷家乐搬进了第一个真正意义的办公室,虽然只有小小的30平方米,但对于三个年轻人和这家日后迅速崛起的创业公司来说意义重大。那年,他们还有了第一个成熟的产品形态“酷家乐”,搞定了第一家客户,获得第一笔来自IDG的A轮融资。

第二年,酷家乐的注册用户就迅速达到了百万级,并顺利获得B轮融资。三个年轻人也有了明确分工,除了联合创始人的身份,陈航是公司CEO,黄晓煌是公司董事长,而朱皓是CTO。有意思的是,黄晓煌曾在英伟达总部参与了CUDA的开发,让GPU可以参与解决复杂计算问题。

和现在一样,当时很多同样抱着设计梦想的年轻人在网上留言:设计要被机器取代了!

用AI服务全空间场景

一个超过6500万用户的平台,每天产生超过40万设计方案,积累超过3.6亿3D真实模型素材、超过54亿张渲染图……

这是创业13年来,酷家乐母公司群核科技的累积和实时数据。陈航说,公司创立之初确立的使命是:让未来生活所见即所得。

眼下,赶上了AI大爆发技术风口的群核科技,正在让它成为现实。

作为酷家乐推出的全球首个3D空间设计生成式AI引擎,包含了底层的超级算力中心、多模态的海量产业数据,以及自研空间AIGC大模型等。在这个引擎上,已经生长出了丰富的基于不同场景和需求的AI应用,并服务于家居家装、连锁商业、商用家具、电商、广告设计等全空间场景。

如今,从业主找装修灵感,到设计师设计、签单,再到品牌门店导购展示、工厂生产的图纸和审单环节,酷家乐的AI应用已经贯穿装修场景中的整个流程。

当你在社交平台刷到喜欢的装修美图,保存到手机里,然后打开酷家乐AI小程序,上传自己的户型图和保存的美图,选择自己喜欢的风格,AI小程序会自动为你生成基于真实户型的装修效果图。然后,你还可以替换沙发、地板等软硬装,进一步生成装修效果意向图。

在具体落地装修方案生成过程中,设计师可以找两个AI设计助理来帮忙。它们可以根据设计师和用户的文字、语音提示完成家具、场景布置,以及对设计师来说重要但又存在难度的打光。

比如你希望家里每天洒满阳光的感觉,以往设计师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去研究打光的参数和角度。现在,AI几秒钟就能生成一个温馨的光环境。

当设计完成进入工厂生产的过程中,酷家乐提供不同角色的AI助理。以前设计师下单到工厂后,为了确保模型进入生产环节当中不会出错,往往需要人工介入进行审核。现在可以用AI做智能检测,有问题第一时间反馈给设计师,极大降低了生产时的错误。

超车美国软件巨头

三年前,一条爆火的韩国“广告片”在国外网站被大量围观。这条关于家居设计的广告片出自韩国有着“家居界的三星”之称的汉森家居,广告里汉森家居把设计软件COOHOM作为其最大的亮点。

在COOHOM的助力下,汉森家居构建了“宣传-销售-报价-订单-生产-发货-施工”的一体化生态体系,创造了每年超百亿元的效益。

而COOHOM的创造者正是群核科技(酷家乐)。2017年,他们发布国际战略后,正式走向国际市场。

“我们不仅希望服务中国本土企业,还希望中国的工业软件能够服务全世界。”当时,群核科技(酷家乐)联合创始人兼董事长黄晓煌曾表示。

说到设计软件,很多人会马上联想到CAD、CAE、EDA等传统软件,这些软件大多是国外公司研发。COOHOM用几年时间撕开了一个巨大的口子。

过去几年,这个来自中国的设计软件平台席卷超过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截至目前,群核科技已经拥有超过10000台高性能GPU计算器,生成了超过4亿个真实的3D设计方案。

在自行车比赛里,骑在最前面的“破风手”扮演为队友挡风,帮他们节省体力的角色。在家居设计这个领域,陈航正在帮助全球的设计师提升效率,把更多精力放到产生更多创意上。

而在软件特别是工业软件领域,此前中国和国外软件巨头的差距很大,中国软件公司一直扮演追赶者的角色。

“计算机辅助设计有赖于产业的生态。得益于中国智能制造和工业4.0进程,例如全屋定制在中国发展特别快,建立了非常好的信息化基础。”陈航表示,“背靠全球最大市场,勇于迎接科技浪潮的中国软件公司,迎来了弯道超车的机会,我们在扎根本土的同时,正面向全球建立影响力,与传统欧美软件巨头逐鹿全球市场。”

为了让新质生产力青年的新技术、新想法、新模式能够赋能更多人和行业,共青团杭州市委、都市快报·橙柿互动联合推出“九千光年俱乐部”,致力于打造中国新质生产力青年学习交流平台,联合有能力影响未来的青年们,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与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记者 沈积慧   编辑:陈俊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