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 回
有爱无“碍”——聚焦杭州科技助残之三 “小目标”撑起“大梦想”
发布时间:2024-06-28 09:49:42

萧山区助残共富科创园内,视障人士沈可正在通过电脑与客户“云上”交流

走进位于萧山区助残共富科创园的视障客服培训基地,几位客服人员正坐在电脑桌前,双耳戴着耳机,两只手飞快地敲击着键盘上的按键。如果不仔细观察,可能你都难以察觉到,他们竟是一群视障人士,他们也有着一个共同的身份——视障云客服。

客服、主播、打包、剪辑……在这里,每位员工都是残障人士,他们在这接受培训,从上岗工作到创业致富,园区免费为残障人士创业者提供集住宿、培训、就业于一体的服务。

自食其力是一个人在社会中安身立命的尊严所在。在这里,科技的发展为他们打开世界的新大门,让他们找寻到了人生新方向,有尊严地实现着人生的价值。

“视”不可挡的力量

“亲您好,我有什么能帮到您吗?”“亲,您的心情我们能理解,我们会尽快帮您解决的。”随着互联网购物日益成为大众的主要消费方式,你可曾想象过,电子屏幕另一端的客服可能是一位视障云客服。

什么是视障云客服?和普通的客服不同,视障云客服的从业者大多在视力上存在一定障碍,而视障云客服这个新业态工作的出现,便是给予了他们另一种就业的可能性。

今年27岁的沈可,是该园区的视障云客服业务负责人,是一名先天性白内障导致残疾的视障人士。沈可说,对于像他这样的残障人士来说,能过上正常的生活已经心满意足,不敢奢求太多。

时间退回到4年前,彼时的沈可仍在宁波的一家大型盲人推拿店里,每天重复着一样的按摩工作,“周围的同事基本都比我大二三十岁,没有年轻人可以交流,这让我感到非常压抑,对环境不太适应。”

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让他了解到“视障云客服”这个新业态工作,也让他看到了视障人士就业的新机会。“视障人士为什么就业机会那么单一?为什么只能干按摩呢,难道不能做其他事了吗?”沈可一直梦想着,能够进入新的工作领域探索更多的可能。

沈可说,尽管残障人士就业确实存在一定困难,但与之相比,更为重要的是残障人士自身需要具备一些技能和软实力,只有这样,才能接触到更多不同的事物,才有机会拥抱更多的可能。

事实上,在大多数人的概念里,客户服务这份工作往往需要与客户进行流畅沟通,同时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那么,像沈可这样的视障人士又是如何做客服的呢?

“我们主要是通过电脑安装读屏软件听声音,来分析识别电脑上的文字图片信息。”只见沈可敲击着键盘上的方向键和快捷键,在网页内跳转不同网页链接和表单元素,上下移动识别光标,耳机里不时传来语音提示,“搜索关键词……”“发送信息……”

通过语音内容,沈可能有效地捕捉到每条信息,“你可以把每个网页上的每个词语或图片看作是一个链接,我每移动一下光标,系统就会用声音告诉我这个链接代表着什么内容,通过不同的网页元素和链接跳转不同的页面了解网络信息。”

如今,在沈可的钻研下,利用电脑上网对于他来说已不成问题,打字最快时,他能1分钟打出140个字。“从最开始的一倍速,到现在我可以听三四倍速的声音,耳朵成了我最好的伙伴,通过它,我可以上网见识到更广阔的世界。”

与此同时,4年多来,沈可和研发团队多次优化上班工作台视障读屏软件,在科创园内,他还担任了云客服培训导师,帮扶培训视障学员累计超百余人,让残障人士在职场拥有更多核心竞争力。

“现在我的工作时间更自由,收入更稳定了,每天还能在工作中接触各种不一样的人。”沈可说,成为一名视障云客服让他找到了适合自己的人生方向,他的下一个“小目标”是去更多地方旅行,一步步完成自己的梦想。

像沈可这样的视障云客服,是残障人士就业路上的一个缩影。据统计,自2020年起,视障客服培训基地采用线上授课,居家灵活就业的形式成功地培训了超478名视障客服,超过60%的视障伙伴在云客服平台成功就业,一部分客服月收入最高已超过5000元,实现了视障群体除按摩之外的融合就业梦想。

“看得见”的未来

沈可所在的萧山区助残共富科创园,位于萧山区靖江街道雷东村,从地图上看,园区临近萧山机场,毗邻靖江张瑜互联网创业园,由园内往外望去,可以看见一片稻田,每天都会有无数架飞机从这经过,飞机的轰鸣声不时在空中回响。

走进园区内部,“共同富裕,‘一个不落下’”几个大字赫然映入眼帘,园区创始人张锡林介绍,作为一家国家级残障人士职业培训基地,萧山区助残共富科创园一直在探索助残共富的新路子。

如何促进残障人士共同富裕?这是身为残障人士的张锡林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2016年,在浙江省残联、杭州市残联的号召下,张锡林开启了他的科技助残之路,“政府有号召,我们就应当去拥抱社会,不光是要推动互联网就业,还要利用科技的手段来帮助更多的残障人士。”

2020年,疫情突然暴发,许多残障人士无法出门,于是张锡林便想到了把视障人士引进来做云客服,让他们能够拥有一份在家就能完成的工作,实现互联网就业。

在张锡林看来,视障人士是全国残障人士当中最难就业的群体之一,如何借由杭州这座“互联网之都”,把云客服这件事做起来,恰恰是一件至关重要的事。

“现在我们已经有三百多名视障云客服,其中有些在经过培训后,还去到了华为、腾讯等科技企业工作。”张锡林说。

另一方面,借助毗邻机场的优势,该园区还吸引了中通快递、丘丘宠物等一大批企业入驻,同时这些入驻企业还提供了快递员、打包员、客服、运营、美工等残障人士就业岗位,为残障人士电商提供了便捷的物流服务和广泛的就业机会。

除了沈可外,还有不少残障人士在这实现电商创业的梦想。如重度残障女孩朱佳暖,下半身无法行走,原本只能在家依靠母亲照顾,在接受电子商务培训后,如今已成功地进入电商企业工作。残障人士李可可则通过开办淘宝卫浴店,实现年销售额500万元,实现自己的安家梦。

让残障人士有尊严地工作,有一份满意的工资收入,这就是张锡林眼中的助残共富。“当残障人士有了自己的工作,这个家庭的收入水平也会极大地提高,社会就能共同富裕。”

一份工作激发一个梦想,一份收入带动一个家庭,残障群体幸福生活的背后,是像张锡林这样的助残先锋用科技帮扶残障人士就业,让无数个家庭实现“致富梦”。

来源:每日商报   作者:记者 熊依琳 摄影 记者 严嘉俊   编辑:陈俊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