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的广东省“两会”上,省人大代表、广百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谭燕红提出建议,手机上网应该由按流量收费改为按时收费。她认为,“流量”是一个相对专业的术语和标准,普通市民很难理解其具体含义,改为按时计费“不但可以减少不便,还可减少由于理解有偏差产生的纠纷”。人大代表提出的这一建议,实际上反映了民间对于改变手机上网计费方式的朴素诉求。
应该说,按流量计费有其合理性的一面,符合“谁用得多就交钱多”的市场规律,也受到一些宽带使用较少的用户的欢迎。但是,互联网上的广告和垃圾信息很多,“为垃圾流量付费”让用户在感情上实在难以接受。这不由得使人想起3年前那场“宽带按流量计费”的舆论风波。当时,南京电信为了限制P2P软件,推出了若干套餐试行宽带上网按流量计费。而消费者普遍将此理解为中国电信在搞“宽带按流量计费”的试点,担心其在全国推广,一时间,反对之声不绝于耳,市场激起轩然大波,争论足足绵延了一年多。激烈的舆论迫使中国电信缩了回去,“宽带按流量计费”最终偃旗息鼓。
相比之下,按时计费的方法简便,易于理解,用户也更加容易掌控自己的消费。因此,当年中国电信想要改变这种为用户普遍接受的计费方式,难免就犯了众怒。而我们注意到,中国电信在接手联通CDMA网络后,把这种宽带的计费方式也引入了自己的移动业务,推出了按时计费的手机上网套餐。比如,广东电信的5元套餐包15小时的手机上网,50元套餐可上网250小时。
移动、联通的无线数据业务从一开始就采用按流量计费的方式,约定俗成,而且目前手机上网的资费水平整体还比较低,因而没有多少用户反对的声音。而且,目前还没有数据显示,按时计费的方式增强了中国电信在移动增值业务上的竞争力。但是,省人大代表提出的建议是一个信号,它反映了一种民意,一项网上调查更显示,超过七成的网友希望手机上网按时计费。
中国正在快速地跨入3G时代,手机上网的速度将得到大幅提升,内容和服务也将极大地丰富,视频播放、手机电视、在线游戏、大容量下载等应用会产生很大的流量。也就是说,3G业务逐渐普及之后,手机上网的流量很可能出现爆炸性的增长,当前的资费套餐很可能变得不够用。“看一场足球比赛,按时收费只要几元钱,而按流量收费则需要100多元。”这实际上并不是用户的吹毛求疵,而是他们最朴素、最直接的使用感受。
3G时代的复杂竞争态势下,运营商除了发展用户之外,一个更加重要的使命是吸引和鼓励他们更多地使用3G数据增值业务,增强他们对手机上网的粘性。这种情况下,按时计费显然比按流量计费更有优势,更有吸引力。即使不改变目前按流量计费为主的方式,中国移动、联通也应该更多地引入按时计费方式,制订更灵活的套餐和鼓励措施。巫伟 |